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如何做好经济工作?

时间:2024-02-17 14:29:20
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本文共4393字]

做好经济工作,既要统筹推进、也要抓住重点,既要厚植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既要巩固强项、也要做强弱项。我们要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好打基础、创优势、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着力强化弱项来夯实发展的基础。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此之时,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是非常规的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是常规性、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具体到XX来说,跨越这两大关口更加迫切——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发展优势和后劲亟待增强,特别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优强企业较少;创新引领作用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聚力加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县域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脱贫攻坚任务尤为艰巨;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偏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部挑战与自身深层次问题交织,如果不能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同攻坚,就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补了东墙短西墙”的困境,跨越关口或许就成了“驰于空想”“骛于虚声”。

“筑屏障”,也“填洼地”,更“辟蹊径”。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结合XX实际,委围绕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突出问题,完成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设置,即围绕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总目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两个短板”

(一)全面发力、突出重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致富,先修路”,以交通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XX高质量超常规发展格局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事关XX发展的环境,也关系到长远发展后劲;既是保证发展的基石,也是拉动投资增长的途径。基础设施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各个产业的发展就缺乏支撑和载体,各种资源就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而且是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从目前来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仍然是制约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把一个地方看做一个躯体,那么交通网、能源网、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网络就像它的神经、血管一样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功能配套健全,遍布每个角落,时刻高效运转,只有这样躯体的整体机能才能正常发挥。对于XX来说,基础设施的布局合理与运转正常,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迟缓,就会降低发展的效率,增大运行成本,降低XX的竞争力。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必将有力支撑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重点工作方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坚持近中远布局、点线面统筹,下气力抓好对XX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项目,以通达条件改善助推城市开发和产业突破。要以S209线(XX段)改建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交通“项目年”建设,全力推动三金路、三百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开工启动。要加紧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枢纽项目,加快绵遂内、成金三、绵遂渝铁路和通用机场的项目审批、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尽快补齐铁路、航空交通缺失短板。要全力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道路绿化、厕所、停车位、客运招呼站点以及公路养护站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可持续协调发展,方便农村群众出行以及农产品流通。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交通规划布局,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通用航空为补充,以势如破竹之势全力构建XX沟通内外、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同时也要统筹推进信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有效支撑XX发展、更好服务“11331”发展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改变XX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

(二)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一个个乡镇的发展犹如一块块砖石,共同垒起县域经济发展的摩天大楼。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在乡镇乡镇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全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县乡镇发展周边发达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多数乡镇公共基础设施不全或等级偏低,没有或少有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二是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不少乡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地域文化,注重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塑造,造成特色褪失。部分地区仍存在规划执行不到位、规划执法难、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导致城镇开发粗放甚至无序,质量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多数乡镇公共设施陈旧、道路损毁严重、雨天排水不畅、绿化覆盖率低虽然即将建设垃圾压缩处理中转,但中转能力多数仅能满足场镇需要,虽然4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但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仍然滞后。三是城镇产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多数乡镇规模以上企业甚至没有、拉动力不足,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很多仅扮演着当地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易场所的角色。部分城镇尽管有不少产业,但相当程度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与城市相比,多数乡镇经济发展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发展基础并不牢固。总之,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各乡镇在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等方面差异较大。加之财力有限,导致多数乡镇无力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而言,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仅够维持机关正常运转,无法承担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这些问题关乎乡镇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与群众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县委对此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加以研究解决。持续推动城镇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各乡镇要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将提升功能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建设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项目,通信、路灯、下水道、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到位,环卫设施及卫生保洁全面覆盖,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根据乡镇发展条件不同,全力保障路、气等基本生活条件,重点做到镇容整洁、管理有序、设施配套、生态宜居,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不断提升环境和功能,促进特色发展。把创建卫生镇、文明镇等作为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或进镇居住,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稳步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着力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既要抓住主要问题,剖析问题根源,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短期见效;更要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源头管控,健全长效机制,遵循“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水平,力求长期成效。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依法拆除违章搭建,规范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车辆停放,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设施标识标志,合理设置公共停车场所。规范广告店招,整治广告设施,清除非法广告。建立健全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队伍,做到经费、人员、责任“三到位”。制定广大居民普遍接受的社规民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路子。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各乡镇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紧密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打造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乡镇整体经济实力。同时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城镇功能,凸显城镇产业活力,带动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增强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从现实情况来看,XX最大的不平衡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突出的短板在农村贫困地区。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确保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

总的来说,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因此要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增强活力,充分尊重和顺应乡镇客观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小城镇、村庄三个层次的不同功能,促进城市和乡镇合理分工、互补发展,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县委全县乡镇划分为综合发展类、工业主导类和现代农业主导类,通过分类指导和梯次奖励,有针对地调动乡镇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积极性。


《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本文共439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