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17 14:18:46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本文共5247字]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的字词:褡裢 萦绕 转悠 黏糊糊 徐缓 饽饽 逮蛐蛐 狮城等;

2、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选材的角度,了解作者回忆中老北京小胡同生活的特点;

3、 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养成对于胡同等传统物质文化的科学的价值观;

4、 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

褡裢 萦绕 转悠 黏糊糊 徐缓 饽饽 逮蛐蛐 狮城 仲夏

二、交流与指导

1、导入

播放视频《北京胡同水墨画》,营造理解课文感情的情境;

胡同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胡同绝不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生活的印记。那么作家萧乾笔下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北京的小胡同》

2、交流与指导具体过程。

请同学默读文章,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

(生大部分找到胡同叫卖声或儿时游戏的部分。)

师:(以叫卖声为例)说说你喜欢的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内容?

--夜乞者的乞讨声。

师:夜乞者是在哪里乞讨?--小胡同里。

作者还有没有写小胡同里的其他声音?请找出来。

--各种叫卖声。

师:生齐读5到8段的内容,那么这几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概括?--胡同里的各种声音。(板书)

作者在写胡同里的声音时第一句话写了“胡同里从早到晚都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胡同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胡同里的叫卖声比作交响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交响乐具有声音宏大、演奏乐器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但又悦耳动听,此起彼伏的特点,小胡同里的叫卖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不间断,各种叫卖声融汇在一起,声音丰富,并且听起来和谐动听,因此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小胡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丰富和谐的特点。

师:作者写小胡同的声音是怎样的方式来记叙的?--回忆。

除了回忆小胡同的里各种声音,作者还回忆了什么事情?

--玩具、捉蛐蛐、放风筝等。

玩具、捉蛐、放风筝都是小孩子的什么生活?--游戏生活、

因此这几段我们可以概括为?

--回忆儿时的游戏生活。(板书)

师:第10段最后一句话“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这句话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大摇大摆”使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筝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也表现出了作者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师:齐读9、10段内容,体会作者回忆中儿时的游戏生活是怎样的?

--有趣、安宁。

师:文中5至10节是作者在回忆小胡同生活的两个方面,各种声音和儿时游戏,那么作者与小胡同有怎样的关系?请大家自读课文1至4节。

师:作者为何对小胡同生活的这些细节如此熟悉?

--作者在这里出生、长大并认识世界。

师:课文1至4节是怎样的结构关系?

--总分。第一小节总写作者与小胡同的关系--在这儿出生、长大并认识世界。第2、3、4小节分别分写我出生的地方、长大的地方和开始走南闯北。

师:现在我们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内容。文章1-4节写了“我”与小胡同的关系,在5-10节分别回忆了小胡同里的各种声音和儿时游戏生活,文章似乎已经完整,那11 、12和13节在写什么内容呢?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北京的小胡同与其他城市类似的建筑作比较。在“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的想念和留恋。(学生第一次一般读不出来保护北京胡同的这层情感,在梳理完写作角度与抒情方式后再来点拨。)

师:文章最后这三段可以说是作者在直接抒发感情,从“想”、“舍不得”这些字词上就可以看出来。那文章中有没有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直接抒情的句子?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请找出来。

--(1)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2)??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3)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这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老北京小胡同的思念、怀念,体现出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

师:再来看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在前4节叙述了与小胡同的关系,在叙述中又有直接抒情的句子,接下来5至10节选取两个角度回忆了小胡同的生活,回忆的内容与前面抒发的思乡、恋乡感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作者用细致入微的观察选取了两个胡同生活常见的内容,选材的细致与角度体现了作者对小胡同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把平凡的叫卖声、儿时游戏生活描写得丰富又有趣,足见他对故乡小胡同的感情之深。回忆的内容是对前面直接抒情的延续和深入,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对作者的这种感情体会更加深刻。因此,在抒发感情的.作文中,除了直接抒情外,深入细致地描写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师:现在我们再来整理一下全文的脉络,1-4节写作者与小胡同的关系同时抒发恋乡之情,5-10回忆小胡同里的生活,11-13节通过对比抒发对故乡的怀念、留恋。再仔细读11-13节,看看是否只是表达了思念留恋之情。

生:从最后一段“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可以看出还表达了作者希望保留北京胡同。

师:只是保留北京的胡同吗?看看12段“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如果只是希望能保留北京胡同,那作者说“伦敦舍不得拆‘针鼻巷’”,评价新加坡城市现代化搞猛了又有什么用意呢?

--以“胡同”为代表的城市传统建筑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传统文化,作者希望这种传统文化能得到保护而不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味地加以拆除。文章最后两段除了抒发作者的恋乡情怀以外还表达了对北京大肆拆除胡同做法的遗憾和希望保留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课堂反馈

说说我国还有哪些传统物质文化,你认识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四、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与老北京小胡同的关系,回忆了小胡同里的各种声音和儿时的游戏生活,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希望保留以胡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愿望。

教学反思:

在新杨中学任教几个星期以来,在了解了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摸索找到了一些教学规律,能够更多地将自己的教学想法融入到课堂中去。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阅读教参了解重难点之后完全独立设计的,当自己一字一句打完这篇教案时颇有成就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推进比较顺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重点。不足之处在于难点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够,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没能真正体会。本课将教学的难点设计为“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初衷是出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懂得如何通过描写来抒发情感,希望能以阅读带动写作,但没有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下次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课堂仿写的环节,甚至作为一个课时的安排。

第2篇:《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范文,送一篇给你。

老北京的小胡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字词:褡裢

萦绕

转悠

黏糊糊

徐缓

饽饽

逮蛐蛐

狮城等;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选材的角度,了解作者回忆中老北京小胡同生活的特点;

3、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养成对于胡同等传统物质文化的科学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保护胡同、保护文化传统的愿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

褡裢

萦绕

转悠

黏糊糊

徐缓

饽饽

逮蛐蛐

狮城 仲夏

二、交流与指导

1、导入

播放视频《北京胡同水墨画》,营造理解课文感情的情境;

胡同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胡同绝不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生活的印记。那么作家萧乾笔下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北京的小胡同》

2、交流与指导具体过程。

请同学默读文章,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

(生大部分找到胡同叫卖声或儿时游戏的部分。) 师:(以叫卖声为例)说说你喜欢的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内容?

——夜乞者的乞讨声。

师:夜乞者是在哪里乞讨?——小胡同里。

作者还有没有写小胡同里的其他声音?请找出来。 ——各种叫卖声。 师:生齐读5到8段的内容,那么这几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概括?——胡同里的各种声音。(板书)

作者在写胡同里的声音时第一句话写了“胡同里从早到晚都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胡同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胡同里的叫卖声比作交响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交响乐具有声音宏大、演奏乐器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但又悦耳动听,此起彼伏的特点,小胡同里的叫卖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不间断,各种叫卖声融汇在一起,声音丰富,并且听起来和谐动听,因此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小胡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丰富和谐的特点。 师:作者写小胡同的声音是怎样的方式来记叙的?——回忆。 除了回忆小胡同的里各种声音,作者还回忆了什么事情? ——玩具、捉蛐蛐、放风筝等。

玩具、捉蛐、放风筝都是小孩子的什么生活?——游戏生活、因此这几段我们可以概括为? ——回忆儿时的游戏生活。(板书)

师:第10段最后一句话“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这句话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大摇大摆”使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筝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也表现出了作者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师:齐读

9、10段内容,体会作者回忆中儿时的游戏生活是怎样的?

——有趣、安宁。

师:文中5至10节是作者在回忆小胡同生活的两个方面,各种声音和儿时游戏,那么作者与小胡同有怎样的关系?请大家自读课文1至4节。 师:作者为何对小胡同生活的这些细节如此熟悉?

——作者在这里出生、长大并认识世界。 师:课文1至4节是怎样的结构关系?

——总分。第一小节总写作者与小胡同的关系——在这儿出生、长大并认识世界。第

2、

3、4小节分别分写我出生的地方、长大的地方和开始走南闯北。

师:现在我们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内容。文章1-4节写了“我”与小胡同的关系,在5-10节分别回忆了小胡同里的各种声音和儿时游戏生活,文章似乎已经完整,那11、12和13节在写什么内容呢?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北京的小胡同与其他城市类似的建筑作比较。在“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的想念和留恋。(学生第一次一般读不出来保护北京胡同的这层情感,在梳理完写作角度与抒情方式后再来点拨。)

师:文章最后这三段可以说是作者在直接抒发感情,从“想”、“舍不得”这些字词上就可以看出来。那文章中有没有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直接抒情的句子?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请找出来。

——(1)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2)??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3)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这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老北京小胡同的思念、怀念,体现出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

师:再来看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在前4节叙述了与小胡同的关系,在叙述中又有直接抒情的句子,接下来5至10节选取两个角度回忆了小胡同的生活,回忆的内容与前面抒发的思乡、恋乡感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作者用细致入微的观察选取了两个胡同生活常见的内容,选材的细致与角度体现了作者对小胡同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把平凡的叫卖声、儿时游戏生活描写得丰富又有趣,足见他对故乡小胡同的感情之深。回忆的内容是对前面直接抒情的延续和深入,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对作者的这种感情体会更加深刻。因此,在抒发感情的作文中,除了直接抒情外,深入细致地描写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师:现在我们再来整理一下全文的脉络,1-4节写作者与小胡同的关系同时抒发恋乡之情,5-10回忆小胡同里的生活,11-13节通过对比抒发对故乡的怀念、留恋。再仔细读11-13节,看看是否只是表达了思念留恋之情。

生:从最后一段“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可以看出还表达了作者希望保留北京胡同。

师:只是保留北京的胡同吗?看看12段“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如果只是希望能保留北京胡同,那作者说“伦敦舍不得拆‘针鼻巷’”,评价新加坡城市现代化搞猛了又有什么用意呢?

——以“胡同”为代表的城市传统建筑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传统文化,作者希望这种传统文化能得到保护而不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味地加以拆除。文章最后两段除了抒发作者的恋乡情怀以外还表达了对北京大肆拆除胡同做法的遗憾和希望保留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课堂反馈

说说我国还有哪些传统物质文化,你认识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四、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与老北京小胡同的关系,回忆了小胡同里的各种声音和儿时的游戏生活,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恋乡情怀,以及希望保留以胡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愿望。

教学反思:

在新杨中学任教几个星期以来,在了解了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摸索找到了一些教学规律,能够更多地将自己的教学想法融入到课堂中去。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阅读教参了解重难点之后完全独立设计的,当自己一字一句打完这篇教案时颇有成就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推进比较顺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重点。不足之处在于难点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够,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没能真正体会。本课将教学的难点设计为“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初衷是出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懂得如何通过描写来抒发情感,希望能以阅读带动写作,但没有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下次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课堂仿写的环节,甚至作为一个课时的安排。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学设计[本文共524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